建筑垃圾:下一个垃圾焚烧?!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环保多巴胺 Author 莫龙庭
听涛第二期《市值曾冲到800亿 碧水源走对了哪几步?》片花
正片已上线,点击上图二维码可限时免费观看
伴随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垃圾日益增多。在我们调侃“China=拆啦”之时,背后蕴藏的巨大机遇则引人深思。那么建筑垃圾,有望成为下一个垃圾焚烧市场么?
来源:环保多巴胺 作者:莫龙庭
近日,关于建筑垃圾的项目放出,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相关阅读:30万吨/年,光大国际中标常州建筑装潢垃圾综合利用PPP项目、30万吨/年!江阴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特许经营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五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20〕473号)(下称《指导意见》)。《意见》提到“鼓励利用固废资源制造再生砂石。鼓励利用建筑拆除垃圾等固废资源生产砂石替代材料,清理不合理的区域限制措施,增加再生砂石供给。”主要指的便是建筑垃圾的资源化。该《政策》的发布,无疑利好建筑垃圾资源化(详情请点击:发改委再出砂石政策,利好建筑垃圾资源化)。
关于建筑垃圾,E20环境平台曾多次邀请到业内专家和企业进行深度阐述和解读:
今日,中国固废网观察到,“环保多巴胺”公众号刊发了以“建筑垃圾:下一个垃圾焚烧?!”为题目的文章,作者莫龙庭以深度的视角对建筑垃圾市场空间、商业模式、收益、发展与未来进行了深度阐述和分析。好文值得详读,E20水网固废网在此分享给大家,供您参考。
要说环保最火领域,我想非垃圾焚烧莫属。尽管都到了拼刺刀的程度,近几年仍有大量企业试图跨入这个红海战场分一杯羹,从烟气到水务,从环保到市政工程,乃至从造纸到水泥(参见围观宝藏男孩:垃圾焚烧自动监测平台!)。
但显然,红海争市场并不算一个聪明策略,它,只是稳!于是,探寻下一个垃圾焚烧细分市场,踏准那个10年前的焚烧市场进入节点的想法,就显得足够sexy。
伴随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垃圾日益增多。在我们调侃“China=拆啦”之时,背后蕴藏的巨大机遇则引人深思。那么建筑垃圾,有望成为下一个垃圾焚烧市场么?
1. 市场空间大:4500亿投资建设,450亿运营/a
数据显示,国内建筑平均寿命仅约30年,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据2014年建筑设计研究院测算,近20年来,全国建筑垃圾累计产量达 300 亿吨;以建筑业7%增速为基础,2020年建筑垃圾将达50亿吨。
2017年发改委《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达到13%,但实际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不足5%。2020年重庆市(主城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显示,重庆市2020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目标为4%,也侧面证明了当前的行业现状。
即使不考虑存量垃圾,参照上述生活垃圾纳入焚烧处理产能比例(59%)推测,同时仅考虑拆建垃圾及装修垃圾(假定其占总量的50%),则全国建筑垃圾可能纳入规范处理的量约为50亿吨/a*59%*50%=15亿吨/a。万吨投资取值300万元,吨建筑垃圾综合收入取值30元/t(假定未来产品销售收入有所提高)。
短期内,以全国34个建筑垃圾试点城市为测算依据,按照34个城市建筑垃圾13亿t/a,拆建垃圾+装修垃圾约6亿t。
2. 商业模式:PPP渐成趋势,稳定运营不是梦
垃圾焚烧一直以来备受追捧的原因之一是其采用PPP模式,具有稳定的运营收入,可以说一旦到手,旱涝保收。
自从2015年首个建筑垃圾PPP项目入选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以来,第三批第四批也陆续纳入建筑垃圾类项目,这为建筑垃圾采用PPP模式,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范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此外,市场上开始涌现较多未入库的PPP项目,例如北京海淀区建筑垃圾、上海老港建筑垃圾、贵州都匀建筑垃圾等项目,虽未入库,但通常也都与地方政府签订了特许经营权协议,锁定了稳定的处置补贴收入。例如2020年发布的《湖南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细则(暂行)》明确湖南省建筑垃圾管理和处置利用实行特许经营。
总体而言,依靠特许经营,将有利保障项目垃圾来源,同时提供稳定的运营收入。建筑垃圾采用PPP模式正逐渐成为一种行业趋势与共识。
3. 收益三相升级,项目经济性显著提高
-收益1:补贴价格稳健抬升,项目收益获基本保障
一直以来,建筑垃圾行业的收入主要依靠政府补贴。伴随近几年政府以及公众对建筑垃圾围城的觉醒及监管的趋严,为了提高建筑垃圾项目的经济性,保证行业健康发展,近几年建筑垃圾PPP项目补贴开始大幅增长。从2015年江苏海安建筑垃圾处置2元/吨的基本补贴,一路飙升到2020年光大常州装修垃圾的118元/t(实际上海项目补贴可能更高)。尽管不同项目补贴单价差别巨大,但行业补贴单价的众数及中位值也基本给拉升到了20-30元/t,补贴上涨成为不争事实。
需注意的是,实际项目补贴视建筑垃圾类型、占地、资源化路线及对应设备、是否包括清运、合作年限等条件不同,投资额及对应补贴差别巨大。例如建筑垃圾项目占地大(100万吨占地近100亩),且一般位于市郊附近,土地出让金相差巨大,以河南固始县为例,土地购置费为19万/亩,而上海松江的建设用地费则280万元/亩计算,相差14倍。
而装修垃圾目前尚不成熟,经济性差,因而补贴显著高于传统拆除垃圾。此外,相当部分建筑垃圾项目补贴上涨是由于包括了清运费。从这个角度,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特许服务更像是环卫+垃圾焚烧的综合体。
-收益2:强监管保障产生者付费落实,保障处置收入
垃圾处置的终极原则一直是产生者付费。但由于传统建筑企业预算中只包含清运建筑垃圾,并不含处置建筑垃圾,环境的经济价值未能体现,加之政府监管缺位,偷倒严重,产生者付费并未能得到很好执行。
近两年来,伴随中央及地方配套政策的强监管落地,产生者付费有望切实落地执行。例如刚中标的维尔利闵行建筑垃圾项目,其收益即明确包括向闵行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收取费用46.36元/吨,由于是通过政府代收,因而极大的保障了项目的收入来源,在政府可行性缺口补贴(66.5元/吨,实际缺口补贴还有34.62元设施服务费)的基础上,项目收益得到显著增强。
-收益3:技术升级,再生产品分级利用及高端突破
一直以来,由于再生产品等级低,价格高,质量无认证,市场难接受,因此再生产品销售收入非常有限,即使如业界先驱许昌金科,其再生砖等产品也仅占其总收入不到20%。
2019年1月由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青岛理工,北京联绿,昆明理工,上海山美,许昌金科等共同完成的《建筑固体废物资源化共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得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建筑固废资源化领域首次获得该奖项,代表着行业技术的一个突破。
2020年科技部“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也首次纳入了废弃混凝土砂粉再生利用关键技术专项。
可见,伴随产业技术升级,行业已经开始实现再生产品的分级利用及高端突破。例如湖南云中再生公司,通过公司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水稳混合料,实现了高速公路大修全结构运用再生技术、可实现不依靠政府补贴!
考虑当前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支付体系面临挑战,未来行业企业的再生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非标性,不像垃圾焚烧发的电这种大宗商品好卖,完全依靠再生产品销售并实现异地的复制扩张仍具有不小的挑战,尽管诸如湖南、重庆等地方政府均要求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替代用量不少于30%,以从量上保障再生产品的消纳。此外,装修垃圾过于复杂,资源化的经济性差,仍得主要依靠政府补贴收入。
好消息是,近两年天然砂石原料价格上涨,提高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吸引力。2020年发改委十五部门《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提出加强河道采砂综合整治与利用、积极推动建筑垃圾再生砂源等替代利用。
4. 发展路径:从小作坊到封闭式花园工厂
但显然,补贴单价一路上升并不等于收益的直线上升。补贴上涨的背后是各个项目对应的投资成本直线攀升。
投资升级的一个主要原因即是产业环保化、正规化的升级。我国传统建筑垃圾处理工艺粗放、扬尘噪音问题突出,且装修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工艺还不够成熟。目前,市场上已开始出现企业采用封闭式的现代化工厂,打造建筑垃圾示范性园林式生产基地。这个路径,可以说几乎与垃圾焚烧在我国的发展如出一辙,但显然建筑垃圾行业的发展将加速这一过程。
从区域扩张路径上,当前建筑垃圾项目仍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主,近几年发展较快,建筑垃圾围城严重的部分中西部城市也开始涌现。
5. 未来:地级市标配时代来临,强监管迎真正拐点
尽管我国早在2005 年住建部即发布《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明确了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实行建筑垃圾收费制度,但并无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的具体措施。
尽管后来又陆续发布了多项相关政策,但没有强力监管,无序倾倒仍是较为普遍现象。例如2015–2016年,媒体曾先后报道上海建筑装修垃圾偷倒无锡惠山、苏州太湖西山岛、南通海门江心沙农场。这种无序倾倒的背后,是一直以来的监管缺位,民不举,官不究,违法成本低。
因此,有报告显示,北京元泰达处理能力超 100 万吨/年,实际只能收纳几万吨/a。来料严重不足,同时产品缺乏市场,使得大批资源化厂成为摆设似的“梦工厂”。2019年北京联绿集团、新奥集团于向法院申请实质合并破产重整,两公司债务金额总计超29亿。
伴随近两年监管趋严,以及诸如2018年住建部《关于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全国35个城市(区)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江苏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2020年全省设区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要全面建成,建筑垃圾在全国开启一波发展大潮。建筑垃圾资源利用厂成为地级市标配即将来临,行业即将驶入快车道。
但需注意的是,相比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多为惰性物质,危害刚性相对较小(刚需较弱),唯有政府强力监管,行业发展的真正拐点才将到来!
6. 未来:竞争格局与企业市场定位?
目前行业仍为一片蓝海,但扬帆者已不在少数。从传统的环保巨头,如上海环境、首创、光大,到环保新兴明星,如国投生态,再到因掌握建筑来源及产品出路而强势跨界的建筑类巨头,如中建、北京建工、海南泽瑞等等,再到以许昌金科等为代表的大量中小民营企业,以及相应的相关设备企业,如上海山美、柳工、鼎盛等,好不热闹。
参考垃圾焚烧企业发展路径,未来具备异地复制能力,具备国企背景+资金实力+PPP拿单能力,同时具备核心装备制造能力或者再生产品消纳渠道的企业将成为王炸。而当前以设备为核心的企业还需在充分打磨升级设备适用性之后,获得资本助力而进军运营终端,参考康恒环境发展路径。中小民营企业在缺乏异地扩张能力的大背景下,则需充分利用市场早鸟先机,将当前项目打造成标杆,筑巢引凤,吸引国资及资本助力合作。
一言蔽之,这,是建筑垃圾最好的时代。错过2010年垃圾焚烧的你,现在准备好了么?
安利:“环保多巴胺”公众号 微信号:HBdopamine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776856470。
编辑 |刘影、陈伟浩
统筹 | 谷林
2020年E20研究院重磅发布系列报告,近日推出:《中国固体废物处理行业分析报告(2020版)》。全文共计11章,24万余字,数百张图表,由E20研究院固废研究中心倾情推出。报告从政策背景、行业现状、市场空间、技术路线以及竞争格局等角度细数固废领域的各细分领域概况,并对2019年行业四大热点话题进行独家解读。本报告旨在盘点2019年我国固废产业的发展态势,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